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青春导航”拨正失足少年人生航道
一名未成年犯说:我不仅积累了最大一笔物质财富,更得到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吴轶群 季春 周明

  本报讯  近日,嘉兴中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帮教小组将未成年缓刑犯马应龙送上了开往家乡的火车。这是海盐县法院自2005年5月开展“青春导航工程”以来,圆满完成帮教的第4名未成年缓刑犯。
  从2005年起,海盐县法院为帮教违法犯罪青少年,推出了“青春导航工程”。两年来,这一“工程”逐渐形成了以法院为主,企业、共青团、公安、检察、司法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帮教体系。截至目前,先后有8名未成年缓刑犯被送入帮教基地,4名已完成帮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据悉,到目前为止,帮教对象无一重新犯罪。
  一个既有约束又有宽容关爱的帮教环境是帮教工作成败的关键。海盐法院把帮教基地的“选址”放在首要位置,纳入考察范围的均是当地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者素质较高、员工风气正的企业。目前,该县已建有帮教基地12个,遍布所辖的全部9个乡镇。为确保帮教工作取得实效,法院与每一家设立帮教基地的企业都签订了帮教协议,法官定期对帮教对象进行回访、谈心。企业则成立帮教小组,制定详细的帮教计划,并确定一名政治思想坚定、道德品质好的职工作为帮教责任人。
  未成年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间,不仅靠诚实劳动获得了生活的基本保障,还受到了企业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怀。贵州籍未成年犯小尹在“金令公司”接受帮教期间,公司不仅在过年时给小尹送去电视机,大伙儿还轮流请他去家里吃饭,让他过了一个开心温暖的年。来到公司的第一个月,小尹拿到的工资额名列全车间第二。
  “青春导航工程”的最大意义在于,未成年缓刑犯能带着一种正确平和的心态和社会责任感回归社会。未成年犯小陈不仅因帮教掌握了一技之长,还把积攒下来的2000元工资寄给了远在贵州的父母。她说:“在这里,我不仅积累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物质财富,更得到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